烧麦文化:
“捎卖馄饨列满盘,新添挂粉好汤圆”。乾隆皇帝诗句中的“捎卖”就是现在呼和浩特的烧麦。关于烧麦的来历,有一种说法是:早年呼和浩特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,食客一边喝着浓浓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,吃着糕点,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,为取“捎带着卖”之意,所以烧麦又称“捎卖”。据《绥远通志稿》中记载:“惟室内所售捎卖一中,则为食品中之特色,因茶肆附带卖之。俗语谓‘附带’为捎,故称捎卖。且归化(呼和浩特)烧麦,自昔驰名远近。外县或外埠亦有仿制以为业者。而风味稍逊矣。”
我比较土,在读大学之前都不知道有烧麦这种东东的。当然后来吃到烧麦的时候,也绝对没有想到过我自己还会亲自下厨做。前不多久和几个朋友去Chinatown的时候,在一家点心铺吃到了糯米牛肉的烧麦,味道还不错,回来跟森森啰嗦了好一阵,森森有些不满,说我都没有给他带点回来。这个周末一大清早,对饮食向来没有什么要求,向来是我做什么他吃什么的森森同学突然冒出一句,“老婆,我好想吃烧麦哦”,呵呵,吓我一跳。我不打算立马答应他,因为要等他回来的时候给他个巨大的surprise,他哪里知道我还会做烧麦啊。hoho,我就等着签收感动啦!
太幸运了,之前买的烧麦皮一直放在冷冻,牛肉,糯米是家里的常备储食,原材料都齐全,可以开动。打算做一堆,也给朋友们尝尝。
果真某某人吃了十个,还问,“老婆,我可以再吃五个吗?”
材料:
糯米,牛肉沫,腊香肠,卤香干,干香菇,烧麦皮,西芹,葱,蒜,姜,镇江香醋,酱油,料酒,盐,玉米油
做法:
1.糯米冷水泡半小时,少量水用电饭煲蒸熟待用。
2.姜蒜葱白切碎待用,事先泡好的干香菇,卤香干,腊香肠,西芹切碎待用。
3.热锅入油,姜蒜葱白入锅爆香,干香菇,卤香干和腊香肠入锅炒2-3分钟。
4.加入牛肉沫,料酒,醋,少量盐和酱油,炒熟,最后加入碎西芹。
5.将蒸熟的糯米饭(和锅中所有材料成1:1的体积比)倒入锅中,炒匀,烧麦陷即成。
6.等馅儿稍凉以后,取适量馅儿于烧麦皮中间,用虎口的力量将烧麦捏成杯形,馅儿用小勺压紧,烧麦即成。
7.烧麦底垫上粽子叶,大火蒸10分钟即可。
小红贴心提醒:
1.蒸糯米的时候,水不要放得太多,免得过稀不好包。
2.盐起初一定要少放,免得过咸,可以在放了糯米饭以后品尝,如果淡了,添加即可。
3.用小勺压紧的过程中,如果觉得糯米太黏不好操作,可以将小勺蘸水再压。
4.蒸的时候时间不用过长,因为馅儿都是熟的。
5.一定要垫上粽子叶再蒸,这样烧麦才不会破底。
6.一次可以多做一点,放冰柜冷冻,吃的时候拿出来蒸熟即可,看我做了好多哈。